简介:爱党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加强党内监督专题发言材料(精选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爱党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加强党内监督专题发言材料(精选6篇)》。
加强党内监督专题发言材料(精选6篇)由爱党网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严以修身专题发言材料”。
第1篇:加强党内监督制度
切实加强党内监督
几年来,林甸县把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作为加强党内监督,推进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抓手,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落实力度,使《党内监督条例》真正贯彻到位,收到实效。
一、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党内监督条例》落到实处
积极拓展形式,创新举措,全面抓好《党内监督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一是抓宣传,形成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在认真组织县委和基层党委中心组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上,拓展载体,活化形式,采取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组织知识竞赛和考试测评等形式,对《党内监督条例》进行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努力营造全县党员干部学习、宣传、参与、支持和落实党内监督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抓推进,制定简便实用的配套制度。在制定配套制度过程中,力求使要求更明确、内容更具体、程序更规范。例如:对重要情况通报,在内容、形式、范围、时间上都作了明确规定,对落实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度建设最大程度地贴近林甸实际,体现地方特色,力求简便易行。如:村和社区干部述职述廉、三项联合、‚八小时外‛监督等项制度,都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的,在实际运行中收到了实效。三是抓关键,突出党内监督的工作重点。我们把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作为党内监督的重点,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出台了《关于加强科级党政‚一把手‛管理监督的规定》,制定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勤廉考核测评等11项监督制度,形成了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规范了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四是抓责任,强化各级组织的主体意识。首先是强化纪检机关责任,确保其切实履行协调职能,充分发挥牵头组织、沟通协调、检查指导的‚三个作用‛。其次是强化监督主体的责任,要求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切实担负起党内监督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到真重视、真学习、真落实、真监督。
二、认真查摆问题,深入剖析影响党内监督成因 党内监督主要包括上级党委、纪委的下行监督,同级党委、纪委的平行监督,下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上行监督,党员干部的自我监督以及班子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五种形式。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内监督形式存在一定的弱化和虚化问题:
一是存在对“一把手”权力监督难的问题。‚一把手‛难以监督,主要是由于权力相对集中。无论在一个地方或者单位,人、财、物权大多在‚一把手‛掌控之下,‚上级管不到,同级不好管,下级不敢管,群众管不了‛。从权力分配上看,权力主要集中在‚一把手‛手中,使班子成员难以监督;从权力运行看,‚一把手‛权力运行不够透明,有的班子成员知之甚少,群众更不知情,无法监督;从任用关系上看,有的上级对‚一把手‛重任用,轻管理,疏于监督;从管理权限上看,纪委等监督主体受被监督对象的领导,不愿监督、不想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是存在纪委对同级党委监督难的问题。党章规定了同级纪委负有监督同级党委的责任,同时又规定纪委受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双重领导,并以同级党委为主,纪委与同级党委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处于从属和弱势地位,而且纪委人员调动、经费保障以及福利待遇等均在同级党委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这种体制使监督主体处处受制于监督客体,导致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尤其是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存在班子成员间监督难的问题。由于受现行干部考察任用体制的影响,以及平衡彼此关系的需要,班子成员之间互怕得罪,各自抱有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少挑刺多栽花等心态的影响,党内开展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走过场、流于形式的倾向依然存在,隔靴搔痒,避重就轻,这也是一些地方在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时候,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得不够深入的主要原因。
三、强化责任意识,积极履行党内监督权力义务
…… 此处隐藏13263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