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爱党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行尽职免责工作总结(共34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爱党网还可以找到更多《银行尽职免责工作总结(共34篇)》。
银行尽职免责工作总结 第1篇
由于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问责力度不断加大,信贷人员对信贷风险较高的小微企业,大多存在“慎贷”“畏贷”心理。在此背景下,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尽职免责制度有效落实,以保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稳定增长,从而发挥金融在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了解“尽职免责”及相关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笔者对河北辖内已完成2018年不良信贷追责程序的15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中,154家样本银行机构均落实了尽职免责制度,其中74家机构制定了本级实施细则,80家机构沿用上级机构或管理部门的尽职免责制度规定。调查结果显示,样本机构均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尽职免责制度,在小微信贷激励机制方面取得一定实效。但由于在责任认定过程中,存在对“尽职免责”的判断主观性较强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等问题,以致“尽职免责”制度落实存在困难,小微企业贷款仍是问责高发区。
尽职免责制度建立与落实情况
能够落实尽职免责制度,信贷业务人员保护得到加强。一是拓宽“尽职免责”适用范围。如2018年工商银行总行印发了《普惠领域信贷从业人员尽职免责管理办法(2018年版)》,进一步拓宽适用范围,将属于银^v^考核口径的涉农、扶贫信贷业务也纳入其中;农业银行总行2018年以来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事业,专门制定了针对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客户的《中国农业银行小额信贷业务尽职免责实施细则》。二是严格执行“尽职免责”制度。如光大银行保定分行通过将尽职免责制度进行细化,共划分有九类情形,如涉及之一,即可对普惠金融授信业务人员免除全部或部分责任,操作标准明确。本次调查显示,样本银行主要对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客户意外事故等不可抗力导致的信贷风险给予免责。154家样本机构对2018年不良贷款进行责任评议和认定,最终全部免责4972人次,占问责人数的 ;部分免责1424人次,占问责人数的。
建立小微信贷激励机制,不良贷款容忍度实行弹性化管理。调查显示,在154家样本机构中作为尽职免责制度的配套措施,共4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了小微信贷激励机制。在这项工作中,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活力明显高于大型国有及股份制银行业金融机构。如承德银行配套出台《承德银行小微贷款不良率容忍度管理办法》,对不良贷款容忍度实施弹性化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对造成不良的小微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容忍度;阜城农商银行自2017年7月以来,对小微贷款的不良容忍度从普通贷款的3%提高到。
小微企业贷款仍是问责重灾区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较慢
通过对154家样本银行调查发现,2018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同比增长为,低于各项贷款约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增长速度较慢,这从侧面反映出,虽然政府出台了多项措施支持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贷款增长并不明显,银行还是存在一定的“慎贷”“畏贷”现象。
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责任人增长过快
调查发现,2018年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稍高于各项不良贷款同比增长率个百分点,这是由于小微企业较大中企业经营风险大、缺乏抵押物等原因造成的不良贷款合理增长。但是与此不相称的是,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责任人数同比增长,远远高于各项不良信贷责任人数同比增长率,是各项不良信贷责任人数同比增长率的倍。这反映出小微企业贷款既是不良贷款的高发区,更是不良责任人产生的高发区。
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免责人员比例低,成问责重灾区
通过对154家样本银行调查发现,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责任人免责比率仍然较低,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涉及责任人2819人,免责(包含部分免责)人数1313人,免责比率为;与此同时,各项不良贷款涉及责任人9504人,免责人数6396人,免责比率为,远高于小微企业免责比率。
尽职免责制度落实存在的困难
难以准确界定是否尽职
…… 此处隐藏54831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