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爱党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国旗下的讲话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爱党网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国旗下的讲话稿》。
读书国旗下的讲话稿(精选28篇)
读书国旗下的讲话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但事物都有双面性,有利亦有弊。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有手机,有些同学把手机带到学校,上课偷偷玩,这样严重影响了学习,导致花更多的时间去补课,实在是不划算。若能控制好一个度,那些被浪费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做些有意义的事。课余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读书。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对于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纪念日,你们知道吗?也许有人知道,但更多的人并不清楚,伏尔泰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的看到,你知道的很少。”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侯宝林是一位著名的相声语言大师,他为了买一本书,跑遍了整个北京城,顶风冒雪,终于把一本十多万字的书抄录到手。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20__年,中国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根据国际出版蓝皮书的统计,韩国人均读书大概11本,法国8.4本,日本也是8.4到8.5本左右,美国读7本,而即使将中国人读的纸质和电子书加起来,也只有5.77本。由此可见我们读书之少。
“蹉跎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中华文明对于读书的推崇,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绵延了千年。但现经过调查发现,不少人都表示平时极少或完全不看书,对此大部分人表示,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时间。
是什么导致我们读书时间那么少?因为我们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比如利用课间空余的时间读读书,即使只有几分钟,也能让你受益匪浅。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好好读书!
读书国旗下的讲话稿 篇2
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读书。我们每天都在读书,课上读课本,餐前阅读课外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怎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才能让自己受益呢?我的人生经历实在太短,阅历也不够丰富,这样的问题,仅仅靠我自己的经验来谈实在毫无说服力,幸运的是,这世上向来不乏爱读书之人,今天,我就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谈读书”一篇与大家做一个分享。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虽然做学问不只是读书,但读书究竟是做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淹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总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见新的世界。
第二:我们应该怎样读书?
读书方法,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第三: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重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
…… 此处隐藏22493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