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党网!

家风世泽长国旗下讲话

投稿:爱党 时间:2025-02-10 15:54:01 收藏 Word下载

简介:爱党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风世泽长国旗下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爱党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家风世泽长国旗下讲话》。

家风世泽长国旗下讲话(精选33篇)

家风世泽长国旗下讲话 篇1

  在老家东厢房的东北旮旯处,放着一尺半见方的一个小桌子,这就是爷爷留下的“火桌子”,它传承了我们家三代人的情感。

  火桌子是檀香木做的,紫红色,木质坚硬,纹路细腻。最引人注目的是火桌子中央放着一个碗口大小的火锅,之所以称之为“火桌子”,与这个“火锅”密不可分。火锅是青铜制成,光洁的可以照人,里面放上几块木炭,点燃后,再把盛满烧酒的酒壶放在上面,不出几分钟,烧酒就“沸滚”,随后,桌上摆上小菜,就可以悠然自得的品酒吃菜,赛过逍遥神仙。

  小时候,爷爷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火桌子,尤其是中午和晚上,照例要用火锅“烧酒”。等我稍大一点儿,爷爷疼我,每当喝酒时,就把我抱到爷爷对面,爷孙二人对坐,围着火桌子,爷爷喝一口酒,喂我一口菜。我爱吃咸鸡蛋,爷爷就舍不得吃,鸡蛋都成了我的口中餐。而在那个年代,有鸡蛋吃,也算是奢侈品了。要不是奶奶辛勤养了几只母鸡,鸡蛋是吃不到的,

  每当爷爷让我陪他时,就给我讲《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乃至唐诗宋词、古典文学等。对我的成长以及日后走上文学道路,影响很大。所以,我每每想起爷爷,都充满无限的思念和不尽的感激之情。爷爷走了之后,我们围坐在火桌子吃饭时,父亲给我讲做人的道理还有革命故事……

  父亲去世后,我成了火桌子的主人。我也像爷爷、父亲当年一样,在饭桌上给孩子们讲《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讲做人的道理。“火桌子”还要传承下去,这是传家宝……

家风世泽长国旗下讲话 篇2

  母亲是名小学教师,教学多年,兢兢业业。每天一大早去学校,傍晚下班才回到家。回到了家,也顾不上休息,开始洗菜,煮饭,烧水……直到把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晚上,我们睡下了,母亲又开始在灯下批改起学生的作业。用她的话说,学生当天的作业,一定要当天批改完。这样,才能及时知道学生对当天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从早到晚,母亲总是忙个不停。父亲怕她累着,叫她注意休息。可母亲常说,累点,怕什么?挺一挺,就过去了。

  母亲这样说,也这样做。

  那年夏天,正是荔枝成熟的季节。父亲不小心扭伤了腰,一时干不了粗重活。我家果园的几亩荔枝,全靠母亲一人摘取。那些天,母亲三更半夜起床摘荔枝,再载到镇上收购点去卖。卖完荔枝后,又马不停蹄赶去学校上课,累得不成样。父亲心疼她,想花点钱,请人摘荔枝算了。可母亲不同意。她说,荔枝又不多,最多也是摘个三五天的,挺一挺,就过去了。

  父亲事后对我们说,你们的母亲,坚韧得像磐石。

  母亲能吃苦,心地也善良。

  在当时不富裕的条件下,勤劳的母亲总能变戏法似的,不时为我们煮些本土小食,给我们打打牙祭。这些地方小食,有煎堆、“狗耳朵”、叶贴、水糕等。母亲最拿手的,是煮水糕。遇上某个空闲的日子,母亲会一大早去村头的猪肉摊前排队,买上一小块新鲜的猪肉。母亲把肉洗干净,切成方丁,细细的,每一粒都一般大小。然后,把、花生米炒熟,细细碾碎,连同肉粒一起,拌上一小勺虾酱、盐、香油,再倒在先前和好的米粉水中,搅拌均匀,就可以煮了。水糕煮熟后,母亲麻利地洒上点葱花,用小刀划成均匀的方块,我们尝上一口,味道一流。母亲总会叫我先拿点给对面的二叔婆和她孙女小青吃。小青和我同年,我们常在一起玩。她父母早几年随亲戚到深圳当建筑工,很少回来。长年累月,家里只有她和年迈的奶奶在。

  那年冬天,天气寒冷无比。如刀的北风呼呼刮着,人一出门,脸面被刮得生疼。那天,母亲又煮了水糕。煮熟后,一如既往叫我拿一碟给小青。年幼的我端着水糕,刚一开门,被门外的寒风冻得一阵哆嗦,手不自觉跟着一抖,那碟喷香的水糕全掉在地上,沾满了黑乎乎的泥巴,惨不忍睹。母亲闻讯而来,忙捡起碟子,说没什么大不了,再拿一碟送去,就行了。我看到家里只剩下两碟水糕,分量不多,也许仅够我们吃。便撅起嘴,带点赌气,说:“不想去,水糕刚够我们吃呢!”

…… 此处隐藏27428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文档名称:《家风世泽长国旗下讲话》
下载网址:https://www.adocs.cn/a/4ldx4w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