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爱党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戏曲文化传承工作总结(汇总47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爱党网还可以找到更多《戏曲文化传承工作总结(汇总47篇)》。
戏曲文化传承工作总结 第1篇
肇庆市高要区中等职业学校 2018年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
戏剧曲艺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戏剧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现对我校开展的2018年戏曲进校园活动的结如下:
一、营造了良好的戏曲文化氛围
9月,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led显示屏等平台来呈现我国经典戏曲。很多戏剧曲艺文化精髓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化或遗忘。通过学校的大力宣传,同学们沉浸在戏曲当中,欣赏到戏曲之美,获得了戏曲艺术的熏陶。
二、激发了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 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次活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对戏曲的兴趣,增加了同学们对戏曲文化的了解,培养了同学们爱国爱家爱传统文化的精神。
肇庆市高要区中等职业学校
2018年10月5日
戏曲文化传承工作总结 第2篇
戏曲进校园工作总结
为落实推进XX市教委关于推进戏曲进校园的文件精神,2018年11月8日,18:00,在我校A110举行了XX市曲艺团中德专场演出。来自XX市曲艺团的29位曲艺表演艺术家把丰富多彩的曲艺节目带到了中德师生的面前,让中德师生充分感受了号称“曲艺之乡”的XX曲艺文化。担任主持人的是夏炎、刘迎两位老师。刘迎老师是XX市曲艺团的鼓曲名家,参加过众多的曲艺表演活动。夏炎老师更是XX曲艺团共青团支部书记,同时也是著名刘派京韵大鼓演员!对于两位老师的到来,同学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同时,老师们也很开心来到校园,与同学们分享曲艺文化。
曲艺走进XX XX市曲艺团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曲艺艺术表演团体,是在1953年由原来的XX曲艺工作团改建而成的,有着60多年的历史,阵容强大、曲种齐全、实力雄厚,享誉海内外。
建团六十年来,XX市曲艺团挖掘、整理了近千段传统节目,以丰富曲艺舞台。又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革、创新,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新曲目本团曾拥有象骆玉笙、马三立等国宝级艺术大师和一批颇为著名的曲艺创作及表演艺术家。在老一辈艺术家逐渐离开舞台后,一批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迅速崛起,继承和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艺术。
XX时调---《军民鱼水情》
第一位演出的是刘渤扬老师,刘渤扬老师是XX市曲艺团XX时调青年演员,她自幼爱好文艺,四岁开始就在XX市河东区少年宫学习唱歌,1991年考进XX市少儿曲艺团,跟随曲艺大师、XX时调艺术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王毓宝老师学唱。XX时调是XX最具代表性的曲艺品种,《军民鱼水情》曾红遍了大江南北,一时竟出现大街小巷、男女老少传唱“红旗飘飘,歌声阵阵”的盛况。也就是从那时起,人们才知道了XX时调。今天在中德,艺术家刘渤扬老师精湛的技艺为我们重现了XX时调的辉煌盛状,使我们感受到了军民之间鱼儿与水般的情深意浓。
相声---《节日趣谈》
接着表演的是相声表演《节日趣谈》,节日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家王友如与刘川一捧一逗,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挖掘演绎,一口流利的“节日报名”,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幽默滑稽的演出,同时在笑声中使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提升了同学们对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京韵大鼓---《丑末寅初》
下面是京韵大鼓《丑末寅初》表演,《丑末寅初》又名《三春景》,是京韵大鼓历经几代艺人传唱不绝,脍炙人口的传统唱段。作品以极简练的笔触,形象地描述了在丑末寅初这一时辰里,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景况,犹如一幅生动古朴的画卷。京韵大鼓为中国曲艺曲种之一,是中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艺术家李响老师使用京韵大鼓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场强调流畅,节奏活泼,短句大腔搭配巧妙的演出。从悠扬婉转唱腔中,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景况,使我们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
相声---《欢声笑谈》
…… 此处隐藏47126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