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爱党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赴杭州市学习社区建设考察报告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爱党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赴杭州市学习社区建设考察报告范文》。
一、基本情况
XX市在社区建设工作方面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为更好地学习杭州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升我市社区建设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水平,5月中旬,市民政局潘玲芳副局长带队,组织全市民政系统社区建设考察组,专程赴XX市学习考察社区建设。
考察组一行实地参观了格畈、洁莲等两个社区,并到XX区实地考察了该区的96345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婚姻登记机关。
(一)格畈社区:格畈社区位于XX市XX区九堡镇,社区原属典型的城郊型农村,前身为格畈村,20xx年10月经撤村建居更名为格畈社区。辖区总面积0.3平方公里,拥有常住居民751户,户籍人口3283人,外来人口近1.5万人,社区党委下设18个党支部,其中包括13个居民片党支部,4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及1个新杭州人服务站党支部。格畈社区采用“1680”党群社会服务管理机制,充分依托社区原有片组便民服务网格,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整合,将党建、综治、计生、卫生等多网服务功能有效融合,以一张综合性服务网络,发挥党群六大员作用,开展八项为民服务措施,实现四个零目标为主体,通过发挥党员及居民骨干力量作用,实现参与服务管理到共同服务管理的转变。主要做法有:
1、片组定格,区域定员,管理网格化。撤村建居工作完成后,社区撤组划片,将党支部建在居民网格上,划分出9个片区,13个居民小组,将两委班子社工行政人员党团员居民骨干及新杭州人志愿者纳入社会服务管理团队,自下而上层层梳理解决居民群众日常需求及矛盾。
2、团队定岗,服务定责,服务立体化。建立党群志愿服务十大岗,试行党群爱心积分考核制,引导发挥党群志愿者“政策举措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民主效能监督员,居民纠纷调解员,社区管理协理员,助民帮困服务员”六大员作用,有效丰富为民服务功能,拓展管理服务的覆盖面及影响力。
3、平台定位,信息定档,工作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找准服务平台,以做好“一张网格图,一个接访室、一支服务团队、一套交流平台、一套信息系统、一项走访服务法、一套保障制度、一本服务档案”八项管理服务工作为基础,优化开展为民服务工作。
4、反映诉求,协调矛盾,管理“零”目标。以民意诉求零阻碍,矛盾纠纷零激化、社会管理零空白、为民服务零距离为目标,最终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难事多协调矛盾不上交”,促进社区和谐、社会稳定繁荣。
(二)洁莲社区:位于采荷街道中部,是八十年代末建成现经市区街道多方投资改造的典型的老社区。社区辖区常住居民2620户,近8000人,老年人口占19%。作为城中心的社区,社区用房相对紧张,一站式社区服务大厅约50平方米,共有社区用房300平方米,专职社区工作者7人。20xx 年以来,采荷街道把15个社区、609幢住宅和45个巷弄划分为114个“责任片区”,每个片区平均居民200―300户,由1―2位社工担任“责任社工”。“责任社工”就像是片区里的小小社区书记,肩负着片区内信访调解、计划生育、环境卫生、文教体育、民政福利、特殊群体服务,以及社情民意收集等 “6+1”项工作职责。有专职社工每个星期都会走访居民,片区里哪几户是残疾家庭,哪几户是双失业家庭,住着多少独居老人,扳扳手指都说得上来。查看该社工的走访记录,从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到居民的兴趣爱好,记录得十分详细。近年该社区专门建立了“责任社工”信息管理平台,将本社区的基本情况,居民的各类信息以及责任社工的工作记录都录入该信息平台,实现了社区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化运用。
一是创新社工绩效追踪机制,深化责任社工数字管理服务模式,引入末位淘汰机制。
二是创新服务群众载体,启动“心理社工”试点,切实提高社工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创新社工队伍建设,建立社工继续教育制度,打造社区建设交流平台,抓好社工梯队培育,培育一批全区知名、群众认可、会说会写会思考的“明星社工”。
四是创新社区服务资源共享平台,绘制便民信息三维地图,启动“社区频道”在线服务试点。
…… 此处隐藏2755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