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党网!

2024误吸应急预案(精选4篇)

投稿:小马哥 时间:2022-09-27 10:54:01 收藏 Word下载

简介:爱党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4误吸应急预案(精选4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爱党网还可以找到更多《2024误吸应急预案(精选4篇)》。

误吸应急预案(精选4篇)由爱党网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误吸处理应急预案”。

第1篇:患者发生误吸的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误吸的应急预案

一、当发现患者发生误吸时,护士应立即呼叫其他医务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紧急处理。当患者神志清楚时,护士可一手抱住患者上腹部,另一手叩拍背部;当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可使患者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测,医护人员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引;也可让患者处于仰卧位,叩拍背部。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

二、立即行负压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异物。

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如患者出现严重发绀、意识障碍及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深度异常,立即采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同时急请麻醉科插管吸引或气管吸引。

三、遵医嘱开放静脉通路,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

四、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及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与节律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措施并做好监护记录。

五、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及时清洁患者口腔,整理床单位,安慰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护理。

六、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者详细了解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情况。

第2篇: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发生误吸时的应急程序和流程

1.当发现患者发生误吸后,立即使患者采取侧卧位,头低脚高,并同时通知医生。

2.扣拍背部,必要时负压吸引快速将吸入物排除或根据吸入物不同,采取正确的急救处理措施。

3.若误吸物排出,及时清理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若误吸物未排除、危险未解除,要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观察生命体征。4.通知家属,向家属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项货给予心理支持。5.做好护理记录。

6.分析误吸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住院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

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住院患者发生误吸时,护理人员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患者神志清醒:取站立身体前倾位,医护人员一手按压上腹部,另一手拍背。患者昏迷状态:让患者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同时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引;也可让患者处于俯卧位,医护人员进行拍背。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者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2、对患者进行负压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吸入的异物。

3、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给氧、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4、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措施。

5、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醒,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者: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物,安慰患者和家属,给予心理护理。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6、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者详细了解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和情况。(二)程序

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及时清理分泌物→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第3篇: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

1、但发现患者发生误吸时,立即使患者采取俯卧位,头低脚高,叩拍背部,尽可能使吸入物排出,同时通知医生。2、及时清理口腔、气管内的异物,使呼吸道畅通。3、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4、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5、如出现严重发绀、意识障碍及呼吸频率、深度异常,采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急请麻醉科行气管插管吸引或支气管镜吸引。6、做好抢救记录。

【处理程序】

患者发生误吸后报告医生采取正确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抢救物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配合抢救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支气管镜吸引做好抢救记录

第4篇:吸痰器应急预案

骨科生命抢救设备(吸痰器)应急预案

为了保证科室负压吸引装置随时处于备用状态,确保准确、及时的抢救病人生命,保证病人安全,科室特制定负压吸引装置应急预案:

1、每个病床床头均备有中心负压吸引装置。

2、A区换药室备有电动负压吸引器,每日由总务护士负责检查,使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 此处隐藏508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文档名称:《2024误吸应急预案(精选4篇)》
下载网址:https://www.adocs.cn/a/1to43r.shtml